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和老年性白内障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2009版)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 2.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 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 4.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 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5. 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 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 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 3. 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 2. 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 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心电图; 5.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 3. 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1次; 4. 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 1. 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2. 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 3. 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4. 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 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 2. 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 3. 术后2-3天切口换药。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4. 术后复查血常规。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 2. 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 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2. 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 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天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