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看病难,就离不开“大医院挤,小社区稀”这个话题,如何解决?在昨天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政情通报会上,副市长郭振家向人大代表们汇报称:“我市建立了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种形式的技术协作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上的病人免收挂号费,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就医难是四大难题中最直接关系到百姓身家性命的大事,所以,在这场通报会上,数十位代表从一开始就静悄悄地细细聆听每一细节,惟恐错过每个字眼。
“为了让群众方便看病,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面下了功夫。”郭振家说,“我们正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建立多元化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机制。从2006年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根据户籍人口20元/人标准核定财政补助,每年递增10元/人,到2009年将达到50元/人。 ”
据统计,目前我市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2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3家,思明区还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我市已基本建成具有厦门特色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框架。
因就医指导方向还没形成,保障不那么完善,目前,老百姓还难改一生病就涌向大医院的习惯。针对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承担的门诊病人不及总量的10%,其便民、利民、分解大医院压力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这一难题,郭振家向代表们透露,我市正在着手研究将社区医疗机构纳入大医院进行管理,由政府出资组建形成以大医院为核心的医院集团的可行性,以提高社区医院医疗水平,让更多百姓走入社区看病。
对此,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赞同。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孙飒梅说,病不在大,而在于及时、方便得到救助,政府已经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具体更周全一些。她建议,社区医院可以做大医院的前站,日常健康体检、保健等方面业务可以放到社区医院来做,以减轻大医院负担。
就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有代表说,居民怕到社区就诊,是担心医生水平不行造成误诊,所以建议将部分大医院医生分配到小医院里,让市民放心就医。一些在大医院医疗后的随访以及一些小病等,也可以在社区医院进行,既方便又省钱。
市卫生局局长黄如欣说,办好社区医院相当于增加了医院的数量,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分流大医院的就诊量提供了好处。大医院与社区医院联系得更加紧密,专家下诊也能提升公众对社区医院的认可度。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